|
|
2011-12-28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女书——方方《女人的字女人的书》及《雪花秘扇》 |
女书是湘南江永县一带以前流行的女人书写和咏唱的“女字”,最近随美籍女作家邝丽
莎(Lisa See)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雪花秘扇》而广受关注。《雪花秘扇》从小说
到电影有些猎奇成分,后文再谈;更推荐的是女作家方方早在1992年写的一篇小散文《
女人的字女人的书》,链接在此:
http://www.womanese.cn/article.php?id=93
(我在海南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方方自选集》里看到的该篇头尾皆异,未提及女书发
现者、武汉大学宗教系教授宫哲兵的名字,只说是朋友;想是日后作此修改。)
方方说七年前去江永,当为1985年。她称赞江永风景怡人,“潇水逶逶迤迤地从境内流
过,田野里随处可见拔地而起的小山,奇特而陡峭,颇有漓江一带山形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1-12-28 18:15:39 | 浏览[1568] | 评论[0]
|
|
|
2011-12-25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家在杭州 |
|
前两天和网友打电话,惊喜地发现我们都曾住在浙大一带,都爱去东山弄的西湖会场看
电影(后来拆了,成了西湖区艺术馆)。现在还记得《岳家小将》、《五女拜寿》、《
出水芙蓉》、《红菱艳》这些老片子。夏夜看完电影回家,路面上都是水。我爸说是周
围山上流下来的山水。我一直好奇山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水。这两天版上又有朋友贴十五
中车站的照片,好几个人说住在附近。好激动啊,也想说说我曙光新村的老家。
同学曾开玩笑说我住的地方都很阳光:从朝阳到曙光又到复旦。这些地名都富有时代特
征。曙光新村和浙大家属区的求是东村相邻,在浙大路靠近曙光路口,刚搬来时只有我
们这一幢和隔壁求是商店这两幢房子。其后二十年里扩建了二三十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1-12-25 22:23:24 | 浏览[2801] | 评论[4]
|
|
|
2011-11-20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恋爱的犀牛》与新民谣 |
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从1999年首演,至今十二年,长演不衰
,算得上国内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小剧场戏剧。夏天在北京时想看话剧,人艺的几个传统
戏都断档,就看了这个著名的先锋派话剧。
蜂巢剧场位于东直门外大街,内设14排343个座位。票分150和200两种,比郭德纲便宜
多了。我们没经验,买了200的票,说是在前八排中不对号入座,但提前十分钟到达时
,场内除了最后一两排已几乎座无虚席。十二年的老戏有这样的惊人的上座率。领座员
颇不客气,几乎没有道歉之意,让我们在后面找座了事。之后络绎进场的人也指责他们
不尊重观众。我觉得他们应该给座位编号,按号卖票。
开演之后,发现北京观众很容易笑。我对“傻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1-11-20 13:48:26 | 浏览[1787] | 评论[0]
|
|
|
2011-11-13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天地一沙鸥——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本是杜甫辞官后感伤一生怀才不遇,飘零无所依靠;因其意象高远洒脱,后人常转义引申为自由的象征与追求。无独有偶,西方也有天地一沙鸥,他就是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
《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1970年出版,之后迅速走红,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38周之久,评论皆把它与St. Exupery的《小王子》相提并论。巧的是作者Richard Bach和St. Exupery一样是飞行员,Bach曾服役于美国空军,为飞行杂志撰稿和编辑,酷爱飞行。为此书插配各种海鸥飞翔照片的Russell Munson也是个飞行爱好者。这个故事正是为了那些一生有所痴爱的人写的。篇幅很短,网上有阅读链接:
http://img1.liveinternet.ru/images/attac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1-11-13 12:44:19 | 浏览[2579] | 评论[0]
|
|
|
2011-10-28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一花一世界:Emily Dickinson的故居 |
|
(原帖带图链接)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365835.html
To be a Flower, is profound
Responsibility.
—— Emily Dickinson
Emily Dickinson是美国的陶渊明,隐世女诗人,生前少出门,三十多岁后更是足不出
户,客人来访都隔门传话,避免见面。其诗简短,既浅又深:浅的是常常白描花草虫鸟
等自然景物,深的是猝不及防地转向生死、永恒等深渊一般令她着迷的话题,与同时代
的超验主义发起人Emerson遥相呼应(两人并无交往,虽然Emerson所在的Boston离
Dickinson所在的Amherst仅两小时车程。Emerson如日中天时,Dickinson籍籍无名。不
过Emerson曾到Amherst做讲座,并在交游广泛的Dickinson的兄嫂家下榻一夜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1-10-28 18:45:52 | 浏览[2785] | 评论[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