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06-03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桃花渡 |
昨天看到ihappie写的端午节诗:
端午•屈原
龙舟依汨畔,饮水必思源。
纵许人千赋,难超子一言。
才奇伤世乱,影只叹心冤。
莫若桃花渡,幽莲伴趣鸳。
我知道李白汪伦的桃花潭,不知道桃花渡是什么。Google先得到以一曲《乱红》闻名的杭州女孩陈悦吹奏的一首笛曲《桃花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0OTAxOTg4.html
v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OTAxOTg4/v.swf
陈悦的笛箫曲多为古风,出典模糊。有关桃花渡的最有名的诗词是同为杭州人的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金农在酒会上即席而赋的《咏絮》:
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此诗有多个版本,唯“柳絮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4-06-03 12:07:22 | 浏览[727] | 评论[0]
|
|
|
2014-06-01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星战女王穿的是蒙古盛装呀 |
|
别笑我,昨天才和小孩第一次看星球大战第一集。Natalie Portman演的Padme Amidala
女王小小年纪,镇定坚毅,智勇双全,驱除鞑虏。不过她穿一身蒙古盛装出席参议院时
把我笑坏了——我上次贴外蒙歌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是蒙古女性尤其新娘的盛装,只感
到一股东方不败的霸气…… 正想欢呼原来女王是我们蒙族的,她转身又换了套日本和
服…… 附剧照。女王怎么乱穿衣服……
节选三段电影台词,谁猜得出是哪个人物在哪个场合里说的:
"He gives without any thought of reward.
He knows nothing of greed."
——插一句旁白,我觉得这种爱与给予的气质是天生不移的,我不信有这种气质的人会
变坏,坚信这是编剧前后不一致的败笔……
"Conc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4-06-01 14:29:18 | 浏览[945] | 评论[0]
|
|
|
2014-05-28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I’m a human being, nothing human can be alien to me” |
|
美国黑人女诗人、作家Maya Angelou今早在北卡Winston-Salem市的家中去世,享年86
岁。BBC新闻称她为“one of America's leading literary voices of the last
50 years”。她的成名作是1969年的自传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这是她的七卷自传小说之首,回忆她在30年代美国南部度过的
充满种族主义、不安全感、性骚扰、强奸与复仇的童年。此书在美国畅销书榜单上待了足足两
年。
http://news.bbcimg.co.uk/media/images/75155000/jpg/_75155929_angelou_b
ook_ap.jpg
上海三联去年出了中译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196844/
Harry Potter的作者JK Rowling在tweeter上引用并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4-05-28 14:55:55 | 浏览[902] | 评论[0]
|
|
|
2014-05-27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Cutie, cutesy和cutesie |
昨天看了个蒙古草原电影《黄狗窝》(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拍得自然纪实,imdb网站上有一条评语是该片不cutesy, sentimental or manipulative。前两个词给我的第一反应是矫情,矫情的电影/文字果然是manipulative的、刻意经营和煽情的。
查了查cutesy,是故意装cute到令人讨厌或作呕的地步……Urban Dictionary说是网络用语,常指网上聊天的一类女孩,并列举其灌水特征如下:
1. Repeat the last letters of the last word in a sentence.
例如:"Hiiiii, how are yoooo!!"
咳咳,我用过“啊啊啊啊啊……”
2. Add 'le' to the end of any word which has anything to do with love of another.
例如:"Awww, have a huggle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4-05-27 16:16:11 | 浏览[1421] | 评论[1]
|
|
|
2014-05-26 |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
大草原上的生命:《黄狗窝》(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 2005) |
|
蒙古女导演达娃( Byambasuren Davaa)2003年拍的《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是当年National Geographic的推介片,并获奥斯卡纪录片提名
(影评附后)。两年后达娃又拍了同样半纪录片、半故事片式的《黄狗窝》(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镜头依然对准蒙古大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家庭和家庭的动物成员——这次是
狗。片头就是爸爸带女儿埋葬去世的牧羊狗,说生死循环,狗下辈子转世为人,狗尾巴就变成女
儿的马尾辫。
片中洋溢着这样的生命的快乐,和非职业演员的质朴。小孩用铲子捡草原上的粪,往后一扔,却
扔到背后的篮筐外去了;孩子仍一无所知地继续捡啊扔地蹓跶。他们对城里的生活充满好奇,听
说城里人在
...阅读全文 |
wh 发布于2014-05-26 19:49:04 | 浏览[892] | 评论[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