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共收到打赏0
发信人: furtherland (furtherland), 信区: Arts 标 题: 这样看来国学都是招摇撞骗借此获利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0 01:51:41 2018, 美东) 《所谓国学》 现在暴发的“国学家”之所谓“国学”是什么? 一是商人遗老们翻印了几十部旧书赚钱,二是洋场上的文豪又做了几篇鸳鸯蝴蝶体小说 出版。 商人遗老们的印书是书籍的古董化,其置重不在书籍而在古董。遗老有钱,或者也不过 聊以自娱罢了,而商人便大吹大擂的借此获利。还有茶商盐贩,本来是不齿于“士类” 的,现在也趁着新旧纷扰的时候,借刻书为名,想挨进遗老遗少的“士林”里去。他们 所刻的书都无民国年月,辨不出是元版是清版,都是古董性质,至少每本两三元,绵连 ,锦帙,古色古香,学生们是买不起的。这就是他们之所谓“国学”。 然而巧妙的商人可也决不肯放过学生们的钱的,便用坏纸恶墨别印什么“菁华”什么“ 大全”之类来搜括。定价并不大,但和纸墨一比较却是大价了。至于这些“国学”书的 校勘,新学家不行,当然是出于上海的所谓“国学家”的了,然而错字迭出,破句连篇 (用的并不是新式圈点),简直是拿少年来开玩笑。这是他们之所谓“国学”。 洋场上的往古所谓文豪,“卿卿我我”“蝴蝶鸳鸯”诚然做过一小堆,可是自有洋场以 来,从没有人称这些文章(?)为国学,他们自己也并不以“国学家”自命的。现在不 知何以,忽而奇想天开,也学了盐贩茶商,要凭空挨进“国学家”队里去了。然而事实 很可惨,他们之所谓国学,是“拆白之事各处皆有而以上海一隅为最甚(中略)余于课 余之暇不惜浪费笔墨编纂事实作一篇小说以饷阅者想亦阅者所乐闻也”。(原本每句都 密圈,今从略,以省排工,阅者谅之。)“国学”乃如此而已乎? 试去翻一翻历史里的儒林和文苑传罢,可有一个将旧书当古董的鸿儒,可有一个以拆白 饷阅者的文士? 倘说,从今年起,这些就是“国学”,那又是“新”例了。你们不是讲“国学”的么? ——鲁迅,1922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mitbbs.com 移动: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FROM:172.]
发信人: GUXBO (gxb), 信区: Arts 标 题: Re: 这样看来国学都是招摇撞骗借此获利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6 02:29:40 2018, 美东) 好准!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mitbbs.com 移动: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FROM: 166.]
发信人: iyiya (伊伊~文徵明粉), 信区: Arts 标 题: Re: 这样看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8 15:41:21 2018, 美东) 没有国学,国画就荡然无存啦。。。 吴湖帆说过,国画大抵消亡,早已失去国学的土壤。。。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网址:mitbbs.com 移动: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FROM: 131.]
Site Map - Contact Us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mitbbs.com),since 1996